盂兰盆节期间的家庭佛坛供养

(龙岸寺住持每月都会在山门前的告示板上撰写佛教随笔。以下是2025年8月的专栏。) 

常见的问题 

在日本,每年八月十五日前后都会举行佛教节日“盂兰盆节”,人们自古相信,那是祖先们回到人间的时节。 

因此,每到八月,我们常常会收到信众的询问:“盂兰盆节时,佛坛上该如何供奉?” 

尤其是家中第一次迎来盂兰盆节的遗属,更是既有“既然是第一次,一定要郑重供养”的决心,又有“突然要负责布置佛坛,却不知该怎么做”的不安。 

其实,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。自小以来,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庭佛坛。务农的家庭往往会供上黄瓜、茄子、番茄等当季蔬菜;而有些家庭的佛坛则与平时无异,只摆上惯常的供品。 

也就是说,所谓“正确的供养方式”,取决于各家的习惯、佛坛的大小以及当下的状况。只要怀着真诚的心意,即使是最简朴的供养,也足以表达感恩与追思。因此,说实话,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。 

来自网络的答案 

网络上或许能找到比我讲得更详细的说明。比如,有网站会配图介绍如何用茄子做“牛”、用黄瓜做“马”,或说明初次盂兰盆节时要挂白灯笼的习俗。 

然而,网络信息繁多,有时反而让人更加困惑。结果,许多人还是会直接来问我。即使他们已照着网上的范例去做,仍会担心:“这样真的可以吗?” 

趁还能问的时候去问 

正因为如此,我总是劝大家:“趁父母还健在时,一定要问清楚家里是怎样祭祀祖先的。” 有些家庭每年都会准备同样的供品菜单,早已约定成习。若能趁父母健在时学下来,并持续传承,那么在供养之际,心中自会笃定,也能让那份对先人的心意自然地流露出来。这些“家传的规矩”,网络上是找不到的,一旦失传,就无法挽回。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努力把它们传承下去。 

可惜的是,如今这些“家规”失传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能善用网络信息,并以自己的方式,创造出一套富有意义、符合当代生活的供养方式,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且现代的修行。

Comment

  1. No comments yet.

Related posts